上海之春丨9个High C!中国元素《军中女郎》今晚亮相2025年5月23日
难在哪呢?该剧第一幕有一首男高音咏叹调“多么快乐的一天”,需要歌者在短短2分钟内连续唱足9个High C,不仅挑战人类发声的音域极限,还要在这个音高上唱出通透漂亮的音色。难到逆天的咏叹调让这个唱段成了“男高音禁区”,也让很多歌者对这部歌剧望而却步。
5月11-13日“上海之春”国际音乐节,上海歌剧院便要在上海大剧院挑战一把高难度,一个全新版的《军中女郎》即将首演。
妙龄美少女玛丽曾是一名弃婴,她从小在军队中长大,按规定必须嫁给军人,却与曾经救过她的农村青年托尼奥暗生情愫……和很多喜歌剧一样,《军中女郎》讲了一个男女主角冲破重重阻力,最终修成正果的爱情故事。
然而,问世以来,却少有男高音能真正按照原谱的高音来完成《军中女郎》——不是比原版的音高低,就是高音被挤压。直到帕瓦罗蒂出现,才算真正圆了多尼采蒂的作曲梦。
1966年,帕瓦罗蒂首次在大都会歌剧院演唱《军中女郎》里的托尼奥,那个被称为男高音禁区的唱段,被帕瓦罗蒂一气呵成,毫不费力地拿下。帕瓦罗蒂一战成名,从此有了“高音C之王”之誉。
此番排演《军中女郎》,上海歌剧院邀请了两位歌唱家担此要角,一位是德国男高音乌韦·斯蒂柯尔特,一位是旅意男高音苑璐。
斯蒂柯尔特说,如果用1-10级为自己唱过的高难角色排序,歌剧《新教徒》里的Raoul、《威廉·退尔》里的Oder Arnold都在10这个等级,《军中女郎》里的托尼奥亦接近。
这个角色吸引他的地方在于,需要一个大嗓,音乐却听起来明亮、优雅、不费力。虽然9个High C让人闻风丧胆,好在,过去这些年他一直在唱类似的角色,关键是,“我很了解法国歌剧的风格。”
需要强调的是,《军中女郎》的挑战远不止9个High C,女主角亦需由花腔女高音担纲,部份花腔唱段更是到了高音C之上的高音E!
“所以,这部歌剧的看点绝不仅仅是9个High C。这是一个幽默风趣的故事,比如,所有士兵都是玛丽的爸爸,玛丽的咏叹调也很美。”斯蒂柯尔特说。
喜歌剧又称“谐歌剧”,是和正歌剧相对立的一个歌剧种类,其题材多取自日常生活,情节通俗讨喜,音乐风格轻快幽默,属于古典乐中的“快餐文化”。然而,除了逗趣,多尼采蒂当年写这部以军队为背景的歌剧,也掺杂了自己对贵族阶层的讽刺和不满。
本剧舞美兼服装设计热罗姆·卡普兰是地道的法国人,但在为舞美定调时,他别出心裁地采用了“剪纸风”——象牙般的白色布景上,他用黑色线条勾勒一切,“黑白配”成了舞美的主色调。细节处理上,他用了法式廊柱、雕花,且均用剪纸的手法来呈现。实际演出中,层层叠叠的布景暗藏玄机,会随着演员们的歌唱适时地上下调动,营造一种深邃感。
与现代化的舞美相比,本剧的服装设计有着浓郁的法国历史感,且每个角色都有与他的社会身份、社会地位相匹配的服饰。比如,女主角玛丽一出场便以帅气的裤装出现在众人面前,对应的是她曾经的弃婴身份。随着故事推进,玛丽爱上了托尼奥,有了小女人的心思,服装也转换成了一袭白色拖地连衣裙,充满了女性的柔美。